嶽陽市

港股開盤:恒指跌0.59%、科指跌1.13%,汽車產業鏈概念股普跌,小鵬汽車跌超3%

2025-07-11 12:11:44      点击:991

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我們叫他們天使,他們也是凡人。5月12日,是“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的生日,也是國際護士節。讓我們聽聽護士們,自己怎麽說。資料圖:2020年5月11日,護士節來臨之際,山西白求恩醫院老護士為60名新護士“授帽傳燭”。胡靜攝“我筆呢?”“當護士最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筆呢?筆永遠找不到,每個月都要去後勤訂筆。”技能“當護士,我學會了修電腦、通馬桶、搬重物、百米衝刺!哦,還有憋尿。”稱呼“被叫服務員是家常便飯。要不要給你開一瓶82年的葡萄糖?”“不少病人或家屬不清楚我的身份,甚至不知道醫院裏還有男護士,他們會喊我‘大夫’‘大哥’‘老弟’‘師傅’……”玄學“值班那天無論醫生還是護士,都默認三餐不能碰芒果、火龍果、草莓、蘋果、火鍋、水煮魚之類的紅色或和‘忙’‘旺’有關的食物,不然就會巨巨巨巨巨巨忙,晚上急診一小時來一個還一連仨得立刻手術的那種。”資料圖:表情包。累“女的當男的使,男的當兩個男的使。”“頭發少的不建議當護士,其實也沒啥就是容易禿頂。”資料圖:表情包。夜班“好困好困,快點天亮吧。”“她跟爸爸親”“我上班都是六點多走,女兒還沒醒,等我回家時,她可能都睡著了。所以她有時候和我不太親,都跟她爸爸親。”雙標“明明護士和醫生說的都是一樣的,(病人)就非得要聽醫生說才行。”最不想回答的問題你們護士幹多久能當醫生?你本科生學什麽護理?護理是專科技校讀的。你們當護士挺好,打打針發發藥,賺得又多!對吧?……資料圖:表情包。學習“感謝醫院沒完沒了的評比,檢查,考核,進修,硬生生把我一個護校中專生,攆成了護理學碩士畢業生。”“護士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還要不斷‘更新’自己,才能跟得上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患者的需求。”數字國家衛健委:截至2021年底,中國護士隊伍已經超過500萬人。男性護士的比例占3%,這比2012年的1.8%提高了不少。男護士“大部分醫院的急診科、ICU和手術室,都需要男護士比較多,因為這三個地方的病人病情比較急、突發情況較多,有的病人還需要轉運,男護士在體力和精力上更有優勢。”資料圖:2018年5月10日,在太原的山西省兒童醫院手術室,幾名值班男護士忙碌輾轉於每台手術,進行著接送患者,準備手術用具,輔助主刀大夫等高強度工作。中新社記者韋亮攝“不情願”“學護理,一開始我是不情願的。我當時報考的是哈爾濱醫科大學檢驗專業,後來被調劑到護理專業。我記得當時班裏一共有50個學生,加上我隻有4個男生。”男女都一樣“好多病人,像導尿啊,那些女病人,清醒的病人可能會有些放不開,我們自個剛開始也是就是有些不好意思,後麵就是學習得多了,認識得多了,就感覺也沒啥,男女都一樣。”“不必刻意強調‘男護士’或者‘女護士’,我的女同事體力也很好,在抬病人上下幾層樓時從不含糊,因為大家的目標都是救人。”動力“患者一句鼓勵或表揚能高興一整天。”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供圖成就感“當我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為被搶救患者除顫成功,看到患者從昏迷轉為清醒時,那種敬畏生命的感觸特別大。會瞬間有一種成就感。”信任“醫護人員和病人之間是其實‘過命’的交情,而病人的笑臉對我而言就是肯定和信任,能被人信任是很珍貴的情感。”“深夜裏的交談,你能感覺到患者也非常依戀我們。”“你休息一下吧”“(馳援武漢期間)一位患者病情嚴重,並發嚴重感染、多髒器衰竭,處於無意識狀態。後來他成功脫離了ECMO,護士察覺到他想說話,就給他拿來紙和筆,他顫抖著寫下了一句‘你休息一下吧’,護士的眼淚嘩地就流下來了。”想念“(援助上海時)忙完了下班回到酒店,反而是我一天中最孤獨的時候。在漫漫長夜裏,生出了許多想念,想念我的女兒,想念忙忙碌碌的愛人,看到朋友圈的海鮮饞得直流口水,在夢裏也時常會出現家鄉的梭子蟹和皮皮蝦。”悲傷“有一次急診送來一名窒息的寶寶,因為大人睡覺時沒注意,被子蓋住了孩子頭部,導致孩子窒息,送到重症室進行緊急搶救,仍然無法挽回。那是一次非常悲傷的經曆,看到大人們的自責,我們醫生護士也覺得萬分可惜。這樣的生離死別我們經曆了不少,但是仍然希望能盡最大的努力,挽回每一個重病的孩子。”生命“生命實在太脆弱了。所以應該把每天都活好,這才是最重要的。”4月7日早晨,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援滬醫療隊隊員榮夢玲看到朝陽後不禁停下,讓同事為其拍下了這張用手托舉太陽的照片。仁心“眼看著無辜的生命陷入黑暗或死亡,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不是英雄“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就是平凡的護士。這裏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的是我們對患者溫暖的慰藉和專業的技能。”“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士的角色非常重要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怕、會痛、會猶豫但是,從核酸采樣到逆行抗疫從急診、科室到病房、手術室平凡而偉大的他們始終踐行著南丁格爾誓言幫助著一個個生命今天,祝願“白衣天使”們節日快樂!尊重和理解不隻在護士節!(來源:中國新聞網微信公眾號)護士想要“好孕”到底有多難?

與自己有關25%把醫療產品拿回家,20%和自己的同事約會,2%酒後會做一些不負責任的事...二、作為護士,你真的入對行了嗎?許多人都會有跳槽的想法,護士也不例外,近59%的護士表示因為過於勞累而後悔做護士,考慮到當下醫療環境對護士的要求,這一比例也並不奇怪。在那些後悔做了護士的人中,39%的人在護理領域工作時間不足5年。工作21年及以上的護士,後悔比例最低護士們普遍認為工作過度勞累並且薪水過低,後悔成為護士的人中有一半這樣想。在後悔做護士的人中,超過43%認為薪水過低.十八大以來增長超一倍我國護士隊伍人數超500萬

港股開盤:恒指跌0.59%、科指跌1.13%,汽車產業鏈概念股普跌,小鵬汽車跌超3%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顧天成)護理事業服務於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是人民健康的重要守護者。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來臨之際,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我國護士隊伍人數十年來增長超一倍,達501.8萬人;十年來,我國醫護比例由1:0.95發展至1:1.17,成功扭轉倒置比例。在11日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過去近10年,我國護士數量以每年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千人口注冊護士人數目前達到3.56人,男性護士比例不斷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護理事業發展量質同升。截至2021年底,我國護士隊伍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曆的已從2012年占比56%提高至2021年近80%。護佑人民健康,照亮生命之光,不畏風險衝鋒在一線,抗疫戰場上的主力軍……護士隊伍一直是我國衛生健康戰線重要力量。“在深化醫改進程中,對護士的薪酬分配、職稱晉升、獎勵評優等,優先向一線和基層的崗位來傾斜。”郭燕紅說,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下,關心、支持和愛護護士隊伍的社會氛圍逐步形成,護士隊伍得到穩定發展。我國是人口大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我國著力更好滿足老年人醫療護理服務需求。2021年起,我國15省份開展老年醫療護理試點工作,創新多元化護理服務模式,增加多層次服務供給。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互聯網+護理服務”第一批試點城市,北京市近3年已培養近5千名醫療護理員,全市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參加培訓比例達93%。北京市基層衛生機構利用智慧醫療設備等多種形式為失能、高齡老年人提供日間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按照我國“十四五”期間護理事業發展新規劃,到2025年,全國護士總數達到55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醫護比達到1:1.2,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老年、中醫、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供給顯著增加。來源:新華網十年來我國護士群體變化:八成具有大專學曆,基層護士增加一倍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如果要給當代護士畫個群體畫像,會是什麽樣的?“門診、急診、病房、手術室內,勤快細致、走路生風的很多身影都是護士。”在5月11日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談道,總體來講,當代護士有著良好的受教育經曆,他們既朝氣蓬勃,又經驗豐富。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護士數量增幅達到101%,已從2012年的約252萬人增長到2021年底的501.8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日前印發,明確了“十四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全國的護士總數要達到550萬,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的數量要達到3.8人,醫護比例要達到1∶1.2。十年來,八成護士具有大專學曆在以往的印象中,護士的工作就是打打針、發發藥,工作重複單調,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事實上,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和精細化,很多診療方案都離不開護士的專業性。例如,腫瘤患者化療給藥的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技術,就對護士的技術水平有很高的要求。5月9日,西藏二院的首個PICC植入操作由派駐當地的中日友好醫院ICU護士長幫扶完成。“護士在病情觀察、用藥觀察、康複指導等階段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執行總護士長李凡說,打針、給藥也需要很多專業技術。護士要熟悉藥理作用、藥物性質、用藥不良反應等,例如心衰患者用的地高辛,在用藥過程中需要護士觀察患者的心率變化、尿量變化,以及視覺改變,需要他們第一時間發現不良反應。急診護士的專業能力甚至關乎患者性命。李凡回憶,曾遇到兩名因車禍入院的患者,一名患者外傷明顯、情緒較急,另一名患者未見明顯外傷、表情淡漠、不表達訴求。護士綜合判斷了患者的體征和意識,認為沒有明顯外傷的患者更需要緊急救治,後經診斷他是腹腔內出血,及時挽救了生命。為了應對現代護理工作的需要,十年來我國護士隊伍的學曆、素質和專業能力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具有大專以上學曆的護士占比從2012年的56%提高到2021年的近80%。十年來,基層護士增加一倍“在護士隊伍發展過程中,我們特別向基層傾斜,以滿足基層的衛生和護理需求。”郭燕紅介紹,在深化醫改過程中,相關部門將護士的薪酬分配、職稱晉升、獎勵評優等優先向一線和基層的崗位來傾斜,有效地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數據顯示,我國在基層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數量從2012年的52.8萬人增長到2021年的115萬人,增加了一倍還多。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結合的方式,各大醫院將專業的護理技術和理念傳遞到基層。宋樹立介紹,醫院每年都派出各專科護士支持基層護理工作,以“傳幫帶”的方式送去一大批基層需要的護理技術,同時,通過建章立製,使基層護理管理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除了社區護士定期到大醫院進行培訓和指導外,專科醫聯體護理聯盟的成立也通過遠程平台舉辦學術講座和培訓班,對全國27個省295家醫療機構開展定期培訓。在“十四五”階段,我國老年、社區、居家等方麵對護理事業的要求不斷提高。郭燕紅表示,通過對醫院的護理工作和基層的護理工作進一步發展,完善護理服務體係,優化護理資源布局,結合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疾病譜的特點和人民群眾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來健全覆蓋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複、穩定期照護、臨終期關懷的連續的護理服務體係,增加護理服務供給。特別是在老年、康複、居家等領域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來源:科技日報發熱門診護士的最後一班崗新華社客戶端南京9月1日電(記者邱冰清)1日,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姚惠芬退休的日子。就在前一天,婉拒了醫院同事“在家休息”的好意,她照常來到醫院發熱門診上班,為自己35年護理生涯畫上完美的句號。姚惠芬正在為發熱病人測量血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在清潔區按規範穿好防護服等,姚惠芬進入發熱門診診療區投入工作:接待發熱患者,做好登記詢問,幫助掛號交費,幫助患者測量血壓、血糖,轉運患者隔離觀察……這是姚惠芬的日常。從2020年武漢疫情開始到現在,姚惠芬一直堅守在醫院發熱門診的護理崗位上。雖然穿著臃腫的防護服,但已在發熱門診工作多年的姚惠芬動作麻利,還常常一路小跑。“這兩天南京的氣溫升至35度,幾個來回跑下來全身是汗,但我跑得快一點,患者就可以少等一會。”“和姚老師共事12年,姚老師就像個大姐一樣關心著我們、關愛著病人。”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張群說。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卜露感慨於姚惠芬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的抗疫一線,希望她退休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沒事常回‘家’看看。”順利完成一個班次的發熱門診工作,脫下防護服,滿是勒痕,汗水濕透了後背,姚惠芬站完了自己35年護理生涯的最後一班崗。在發熱門診清潔區的醫護辦公室,科室向姚惠芬贈送了鮮花和退休紀念品。中大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和護理部向姚惠芬(右二)贈送鮮花和紀念品。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供圖手捧鮮花,姚惠芬非常激動。“即將離開工作35年的護理崗位,很是不舍。1986年進入醫院工作,如今成為一名成熟的護士,我完成了一位護理工作者的初心使命。退休後,我將繼續發揮餘熱,為社區健康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也祝福醫院越來越好,同事們快樂幸福,每一位患者都平安健康。”來源:新華社江蘇分社國家衛健委:截至去年底,我國護士隊伍超過500萬人

港股開盤:恒指跌0.59%、科指跌1.13%,汽車產業鏈概念股普跌,小鵬汽車跌超3%

圖源:新華社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隊伍是衛生健康戰線的重要力量,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5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護理事業發展成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衛健委通過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實施護理發展的專項規劃,以及深化護理的改革與發展,提高護理的能力等各方麵的舉措,持續推進護理構成的健康發展。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護理工作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效。她表示,一是護士隊伍持續發展壯大。近十年來我國護士的數量每年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國護士隊伍已經超過500萬,達到501.8萬人,比2012年增長了一倍還多,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的人數達到3.56人,而護士隊伍當中具有大專學曆以上的接近80%,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不斷提升。二是護理的服務能力持續提高。我們通過持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實施護士服務能力的提升工程、護士全麵落實責任製的整體護理,護理質量不斷改善,患者的滿意度持續提高,護理工作逐步在實現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方麵,讓群眾看病就醫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三是護士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我們通過實施老年護理服務發展工程,推進護理工作在老年健康工作當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加快推進老年的居家醫療護理服務,護士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延伸至家庭,努力為老年人、婦女兒童等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多元化的護理服務。同時,我們還借助“互聯網+”的新業態,為人民群眾提供上門的醫療護理服務,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受到群眾和社會的普遍好評。四是護士隊伍的積極性得到一定調動。我們在深化醫改的進程當中,對護士的薪酬分配、職稱晉升、獎勵評優等,優先向一線和基層的崗位來傾斜,有效地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來源:澎湃新聞國際護士節丨你們守護生命的無畏,就是天使的模樣今天第111個國際護士節護士是勇士的化身一襲白衣,用雙手護佑生命在工作中,護士是醫生的最佳拍檔努力撫平病痛給患者帶來的焦灼他們心懷仁愛細致耐心對待每一位病患用愛心奉獻踐行著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的初心致敬了不起的白衣天使!轉自:新華社來源: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部在醫院作為一名護士,收入有多少?談談護士的待遇情況

港股開盤:恒指跌0.59%、科指跌1.13%,汽車產業鏈概念股普跌,小鵬汽車跌超3%

護士工作非常辛苦,經常上夜班,那麽護士的工資待遇怎麽樣,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高嗎?三甲醫院的護士一個月收入真的有一萬嗎?下麵我就詳細分享一下護士的收入情況。坐標江蘇省某縣城三乙醫院,護士,事業編製。一般工作滿一年才開始有績效,第一年隻有基本工資。2019年參加工作,基礎工資一個月到手3939。最近開始發交通補貼,每月500塊,每個月衛生補貼發60塊,一個月到手收入就算大概4500塊。績效一個月平均下來5000塊,目前一個月工資加上績效有一萬左右。年底大概發兩萬塊的年終獎,購物卡一年差不多發兩千塊錢,一個月的雙邊公積金一共1300左右。坐標廣州市,就職於廣州市一家三級甲等公立醫院,護士身份,一個月到手收入有一萬多,護師和主管話一個月到手收入有二萬多,這裏麵是不包括年終獎的。坐標山東省某地級市,就職於市裏一所三甲醫院,護士,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到手3000,獎金一個月平均下來有4000,夜班費每個月700。最近開始發過節費,一年一共發1000,年終獎發2000塊錢,夜班非常累,一個人需要照看50號人,白天工作更累。坐標深圳市,就職於深圳市某心血管專科醫院,心外科護士,參加工作有一年時間。主要收入來源是獎金,每個月的基本工資比較低。由於所在科室比較窮,科室的手術難度中等,量比較少,目前一個月的到手工資大概2000,獎金一個月大概7000-9000。一般科室的護士獎金一年大概2萬左右,ICU護士年終獎最高,大概一年大7萬-10萬。坐標中部地區,就職於市級三甲醫院,普外科護士,每個月的收入不固定,收入好的的月份工資,獎金再加上夜班費可以上萬,但是一個月需要上十個大夜和十個小夜。冷清的月份如果不上夜班,一個月收入不過五六千。坐標湖北省某地級市,就職於市級三甲醫院,事業編護士,入編6年。目前每個月基本工資到手2300,每月績效大概4000—7000不等,和科室業績有關係,年終五項獎發5萬左右,每個月的公積金雙邊一共2400。護士的收入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護士的基本工資比較低,主要收入靠績效和獎金,而影響績效的主要是所在醫院和所在科室的業績,業績好收入自然比較高。有的人感覺身邊有的護士每個月可以拿1萬塊錢,認為全國護士都是這個標準,也有的護士一個月隻能拿3000,認為全國的護士是不是都拿3000。但是護士薪資決定因素非常多,比如醫院的等級,三甲醫院名氣大,效益比較好,科室的工作量和績效,像ICU科室要高些,夜班數量多可以多拿一些夜班補貼。總得來說,大城市的三甲醫院效益一般都比較好,所以大城市的大醫院護士的薪資較高,但是高收入也意味著高強度的工作量。而大部分二三四線城市的普通醫院,護士的工資待遇比較一般,一般工作5年後一個月收入工資差不多能拿六七千。而四五線城市的護士每月收入基本上在5000左右。縣級醫院的護士工資差別比較大,一般一個月收入有三四千,好的醫院護士也可能拿到六七千。基層護士是我國最廣泛的醫護群體值得關心愛護

“護士兩個字的分量並不是簡簡單單地打針、配藥,最重要的是真心付出。”5月12日,第110個國際護士節,安徽省金寨縣人民醫院護士長汪海燕借助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這個平台,表達了自己對護士這個職業的理解。護士節當天,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和安徽省金寨縣人民醫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醫院、拉薩市城關區八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院(醫療衛生機構)的護士共同慶祝護士節。2016年,汪海燕到中日友好醫院進修了3個月,回到金寨後,她利用在中日友好醫院吸取到的精髓,護理了一批又一批重病患者康複出院。“看到患者出院那一刻對我們露出的笑,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這一刻,帶教老師們所做的一切又進入我的腦海,我做到了他們所做到的,也做到了護士該做到的。感謝老師,也感謝我是一名護士,讓我學會了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也讓我懂得了平凡的幸福,奉獻的快樂。”汪海燕說。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是由國家衛健委依托中日友好醫院設立的機構,已經聯通了5400家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介紹說:“其中,不少都是位於偏遠地區的醫院,有服務於祖國邊疆的部隊醫院,有駐紮西藏高原的人民醫院,有深處大山中心的基層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數470多萬,較2015年增加146萬,增幅達45%。我國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從2015年的2.37增加到2020年的3.35,全國醫護比由2015年的1∶1.07提高到1∶1.15,具有大專以上學曆的護士超70%,護士隊伍學曆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我國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提高。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消息,我國基層護理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各地基本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質護理服務100%覆蓋,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宋樹立表示,作為基層醫療機構最主要的工作人員,基層護士是我國最廣泛的醫護群體,他們兢兢業業、紮根基層、服務百姓,承擔起了基層地區絕大部分的醫療需求。守護好他們,其實也就是守護好健康中國。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盧清君主任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意到護士在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疫苗接種過程中體現出的非凡勇氣和擔當,他們值得我們所有人關心和愛護。”(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昶榮)來源:中國青年報她,護士,揭秘為什麽每年三甲醫院都大量招聘護士?護士工資多少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服務於人的生老病死的全過程。而護士們一襲白衣,一頂燕帽,致力於嗬護每個人的生命,在繁瑣的工作中保持微笑,給患者們帶來照料和陪伴。據國家衛健委介紹,近十年來,我國護士的數量每年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護士隊伍人數達到501.8萬人,比2012年增長了一倍還多。每一位“南丁格爾”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閃耀著白衣天使的光芒,而這些暖光,也照亮和守護著一個個生命。“他們需要,我們就一直在”“十個年頭的透析歲月,我真的不敢相信,我已經走這麽遠了……今天的歲月安好,要特別感謝醫護人員。是你們的付出,讓患者的生命從終點又回到了起點。”不久前,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被送到中日友好醫院腎病科,當血液淨化中心的何雯雯護士長拿到這封感謝信,被感動得濕了眼眶。血液淨化中心的何雯雯在幫助患者透析。受訪者圖每周三次見麵,長達幾十年的治療周期……對於何雯雯來說,這裏的很多患者都是老相識,平時聊聊家常、解解悶,對待他們就像家人一樣,科室也會經常舉辦一些線上或線下的活動,讓大家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關懷和溫暖。“有些患者對我們特別好,配合我們工作,在病友之間進行科普宣教,還有的主動當起誌願者。”何雯雯說。疫情期間,血液淨化中心從來沒有減少或停止工作,因為尿毒症的透析患者們需要一周三次按時往返於醫院進行治療,而血液淨化中心的幾十名護士始終堅守在血液透析室的工作崗位上,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從沒停止過運轉。“清早上班路上偶遇的都是同事,這雖好似一句玩笑,卻是實情。”何雯雯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每天的工作仿佛闖關,平安就是闖關成功。”何雯雯介紹,血液透析室的特殊之處,在於明知疫情期間不能聚集,卻還必須“違規”。何雯雯介紹,血液透析室是個開放的大環境,每個班次會有百餘人同時存在。而透析患者都是往返於家庭及醫院的門診患者,這些患者免疫力極低,屬於易感人群,每次透析4小時,一周有12小時的時間在醫院,為此大家都嚴陣以待,不能有一點點的疏忽大意。近期,北京疫情防控措施加強,一些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處於管控範圍,不能按時來到醫院接受治療,何雯雯和同事們也在積極為他們想辦法。“我們會及時告訴患者,可以通過社區聯係到就近的醫院進行透析,也可以來我們醫院隔離病房做床旁透析治療,在管控解除後,依然能再回到我們透析大廳繼續治療。”“隻要他們需要,我們就一直在。”何雯雯說。“我願意一直守護他們長大”在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病房護士長張克的口袋裏,永遠都有幾隻可愛的卡通筆。每次遇到住院的小朋友表現好,她都會在他們的胳膊上畫一朵小花,有時小朋友還會在旁邊再畫一朵,比一比自己和她誰畫得更好。張克在給小朋友測血糖。受訪者圖“我特別喜歡小朋友,每次和他們在一起都感到溫馨和放鬆。”張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兒科的護士就像媽媽,照顧小朋友們起床吃飯、打針吃藥,這種互動讓她收獲了小朋友最純淨真摯的情感,“不僅是我們在治療他們,他們也會帶給我們治愈的感覺。”2004年,張克進入北京兒童醫院,實現了自己當兒科護士的夢想。這些年裏,她接觸過不同科室以及許許多多的患者,但對護士這份職業的喜愛和尊重從來沒有改變。六七年前,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因為第二天要進行長時間的核磁檢測,為保證檢查效果,夜裏需要被剝奪睡眠,值班的張克看到她一個人在病床上乖乖坐著,就過去問問她困不困,“護士阿姨,我不困,就是有點無聊。”張克立即被這句話逗笑了,看著小女孩努力睜大表示“不困”的眼睛,張克拿出畫板,和小女孩一起畫小豬佩奇、小丸子等可愛的卡通畫,陪著她一直到天亮。受疫情影響,近期在醫院住院的孩子們都沒有家長們的陪護,看著他們獨自在醫院小小的身影和堅強的樣子,張克和同事們也十分心疼,有時候會通過騰訊會議、微信視頻的方式,盡量幫助孩子們見到家長,和家人說話聊天,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最近我還收到了一朵小花。”張克說,病房裏有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女孩,和鄰床的姐姐學會用紙折花之後,在張克來病房的時候折了一朵可愛的小花送給她,還靦腆地在張克臉頰沒有被口罩遮住的地方輕輕親了一下,這讓張克直呼“太溫暖了。”而那朵小花,她也一直都留在身邊。每當看到孩子們經過自己和同事們的悉心照料,健康出院,都是張克和同事們感覺到無比欣慰和自豪的時刻,“我願意就這樣守護著他們,看著他們健康長大。”張克說。“用真誠樂觀的情緒去感染他們”“龍哥,我要出院了,能和您合張影嗎?”在北京安定醫院抑鬱症治療中心,12病區的護士長趙金龍又被即將出院的患者拉著一起合影。在這裏,他被患者們親切地稱為“龍哥”。趙金龍在幫患者剪頭發。受訪者圖趙金龍介紹,自己平時照顧男性病區,這裏的患者經常會找他聊天,大家就像朋友一樣交流,而他往往可以從男性的角度更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也能給出合適的建議。“有時候拍拍肩膀,一個真誠的眼神,就能和患者迅速拉近距離,建立起信任。”“龍哥,我又喝酒了……”這天,趙金龍收到已經出院很長時間的患者猛哥(化名)的一條信息,在這條信息裏,猛哥向他傾訴生活中的煩惱和自己的無力。趙金龍意識到,這其實是猛哥在向他尋求幫助,他立即認真地詢問起猛哥近期的情況,原來,猛哥出院後感覺到社會和家人對他的不理解,認為自己受到了排擠,再次產生了不良情緒。趙金龍感受到了猛哥對他的信任,於是耐心地開導他,並幫助他及時紓解了負麵情緒。在北京安定醫院,像他一樣的男護士並不在少數。趙金龍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自己所在病區的護士隻有4個女生,其他16個都是男生,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住院部難免有患者情緒激動,容易出現衝動和自傷行為,此時患者力氣會比平時大很多倍,往往更需要男生的幫助。“和其他科室相比,我們也需要更敏感和細膩一些。”趙金龍介紹,除了日常護理,他們每天還會觀察患者的表現,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失眠或者過於興奮、表達障礙、服藥出現反應,還有病房的日常環境檢查等,都需要認真仔細地對待。“其實無論男女,我們都在用真誠樂觀的情緒去陪伴和感染患者,讓患者可以正確對待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這就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趙金龍說。責編:魯洋校對:李益萌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ID:jrtt“白大褂”與“大白”

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左三)與同事一起參加交班會議(5月9日攝)。“90後”劉傑是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的主管護師。工作十年來,她在護理工作上兢兢業業,獲得了北京市海澱醫院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在疫情麵前,劉傑衝鋒在前,積極承擔疫情防控工作。她用專業敬業的奉獻和擔當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劉傑先後參與核酸采樣、新冠疫苗注射等疫情防控保障工作20餘次。今年5月初,劉傑原本計劃舉辦婚禮。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婚禮推遲。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劉傑再次衝鋒在戰“疫”一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許多人很少有機會能和家人一起過各種節日、紀念日。我們作為護士也時刻處於備戰狀態,但正是身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意義。”劉傑說。新華社記者任超攝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做輸液前準備(5月9日攝)。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談話間,劉傑(後)為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前宣教(5月9日攝)。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右一)與同事到患者床旁查看病情(5月9日攝)。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為患者體位排痰(5月9日攝)。5月11日,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中)與醫師王小雨(左)查看患者病情。5月11日,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胸外科病房,劉傑為患者做霧化治療。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的一處核酸檢測采樣點,劉傑(右)為市民進行核酸采樣(5月10日攝)。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的一處核酸檢測采樣點,劉傑(左一)為市民進行核酸采樣(5月10日攝)。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的一處核酸檢測采樣點,劉傑在工作(2020年7月1日攝)。新華社發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北旺鎮的一處核酸檢測采樣點,劉傑的同事李思雨(右)在劉傑的防護服上寫名字(5月10日攝)。作者:任超來源:新華網“車模”獸獸:被前男友楊迪一騙再騙,事業盡毀,隱退後被寵成寶編輯丨娛阿姨先問各位一個紮心的問題。大家平時下班後,都用什麽方法來放鬆呢?反正娛阿姨放鬆的方式就(根)是(本)看(沒)看(有)各(下)種(班)綜(時)藝(間)啦。這不,這兩天在瘋狂補《火星情報局》。可是剛打開電視,就看見一個熟悉的麵孔。這不是著名的雙語主持人溫雅嗎?然而,雖然溫雅頂著“著名主持人”的頭銜來參加節目,但網友們紛紛表示:你是誰?你是怎麽進來的?你來幹什麽?甚至有更激動的網友,直接在評論區喊話節目組:求求了,別讓溫雅來了行不行?要說溫雅人長得倒是挺漂亮的,也沒被爆出什麽負麵新聞。為什麽網友會這麽反感呢?歸根到底,隻能用一句話概括:唉,好好的妹子,偏偏長了張嘴。沒想到吧,作為一名主持人,最讓觀眾反感的,居然是從她口裏說出來的話。溫雅“禍從口出”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她對號稱“中國第一車模”獸獸的那次采訪。獸獸,原名翟淩,獸獸還是前男友給她起的藝名。其實做模特並不是山東女孩翟淩從小的夢想,她的理想是做一名空姐。可惜天不遂人願,翟淩中學畢業時身高已經逼近1米7,這輩子是與空姐無緣了。一個冷知識,大家都知道空姐要求身材高挑,但也不是說越高越好,所以選拔標準一般都定在163——175之間。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與空姐無緣的翟淩卻被模特學校的老師選中了。獸獸從小就是家裏的乖乖女,父母對她的管教也非常嚴格,但在做模特這件事上,母親卻表示全力支持。母親的想法是,獸獸的學習成績並不算特別拔尖的,去模特學校,即使將來不能大紅大紫,好歹也能多條出路。就這樣,獸獸進入了大連輕工業學院,學習服裝表演專業。大學期間,她就拿過兩次模特大賽的獎杯,仿佛天生就是要吃這碗飯的。得了兩次獎之後,獸獸才真正把模特作為自己的事業開始經營。當時,北京正在舉辦“中韓超模大賽”,這對於模特來說,是讓自己事業更上一層樓的好機會。獸獸當然也不願意錯過,於是她把自己的資料打包發給了這次大賽的評委組。沒想到,大賽評委還沒看到她的資料,倒是被攝影師楊迪看到了。解釋一下,此楊迪非彼楊迪。作為攝影師,楊迪常常輾轉於各大秀場,拍過無數模特和明星,所以,當他看到獸獸照片的第一眼,就直覺她一定是棵好苗子,當然,這裏麵也有他的私心在。獸獸初來北京,什麽也不懂,再加上年紀小,識人不明,在各個方麵都很依賴楊迪。楊迪也看出來了獸獸對他的崇拜,於是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可是,當時雙方都是有男女朋友的。對此楊迪表示:分手唄,多大個事啊。於是他毫無負擔地踹了自己當時的正牌女友。獸獸見楊迪為了追自己付出這麽多,心裏特別感動,就答應了楊迪的追求。可她男朋友不幹了,並且還揚言說要把他和獸獸的私密照都傳播出去,獸獸害怕極了,隻能找楊迪商量對策。楊迪表示,別慌,我有辦法。因為楊迪是攝影師,所以在圈內頗有人脈,沒過兩天,就把這事擺平了。獸獸當時不過二十來歲,眼看著楊迪有人脈,有資源,又對自己那麽好,根本招架不住,還以為遇到了良人。真正在一起之後,楊迪開玩笑地給翟淩起了個藝名——避水金晶獸,名字太長,於是周圍人叫的時候都叫她獸獸。久而久之,獸獸就成了翟淩的藝名。之後,楊迪開始包裝獸獸,幫獸獸介紹資源,還幫她寫個人博客,這應該算是最早的人設營銷了吧。獸獸本以為,這是全新生活的開始,沒想到卻是她人生噩夢的開端。獸獸先天條件好,又接受過專業訓練,走紅隻是個時間問題而已。果然,沒過多久,她就在模特圈闖出了名堂。能否邀請到獸獸來站台,甚至一度成為衡量一場車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娛樂是個圈,隻要在其中一個地方闖出了名堂,那通往其他方向的路自然也就平坦了。獸獸不僅在各大車展上頻頻亮相,還參加各種綜藝和活動來提高人氣。最著名的,要數她與貝克漢姆曾經同場參加活動。當時又正值北京奧運會前夕,她還和國家遊泳隊的張琳拍攝了寫真集。但是,要成為傳奇,怎麽可能不跌跟頭呢?這不,一路順風順水的獸獸很快就感受到了命運的暴擊。獸獸的車模生涯,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成也楊迪,敗也楊迪。獸獸走紅的速度太快,這讓身為男朋友的楊迪感覺到了危險。雖然獸獸沒有嫌棄他的意思,可他就是覺得,女朋友紅了就會把他甩了,於是為了控製獸獸,他喪心病狂地把他與獸獸的私密視頻公之於眾。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獸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當年他用來虜獲獸獸芳心的手段,最終變成了毀掉獸獸的利器。也有一種說法是,楊迪本身控製欲太強,經常對獸獸拳打腳踢,獸獸受不了了,提出分手,楊迪為了報複,才出此下策。無論出於哪種原因,楊迪這樣的報複方式都LOW爆了。事發之後,獸獸和經紀人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否認,但她們顯然低估了網絡的力量。網友們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視頻進行了分析,最終確認當事人就是獸獸和男朋友楊迪。就這樣,一個女明星的私密視頻,最終變成一場網友們的集體狂歡。寫到這裏,娛阿姨隻想對這群網友說,把這個耐心和腦子用到學習上,早就上清華了。隨著視頻的熱度越來越高,獸獸也沒辦法出去工作,隻能每天以淚洗麵。最終,她不得不出來道歉,說“汙染了大家的眼睛”。一個受害者,卻要出來道歉,而罪魁禍首卻什麽事也沒有,躲在鍵盤後麵該幹嘛幹嘛。每次想到這裏,娛阿姨都會感慨,社會真的在進步。然而,社會的每一次微小的進步,背後都是無數人的血和淚。若“獸獸門”事件發生在今天,輿論又會如何呢?其實在許多事件中,大家都已經給出了答案。今天的我們,會支持,會鼓勵,會告訴當事人“這不是你的錯”,會討伐使用這種齷齪手段的人。當我們討伐“受害者有罪論”時,我們感覺自己是有力量的。然而這種力量,是在無數女性的血和淚中淬煉出來的。可這些,獸獸當時都沒有。就像我們老是吐槽飛機安檢流程過於繁瑣,但你知道嗎,每一道讓你厭煩的程序背後,都是無數人的生命,眼淚和反思。當東航失事的消息傳來,我們恨不能讓安檢流程再多幾道,好把所有隱患都排除在外。時間能治愈一切傷痛。隨著時間的推移,網友的“獸獸門”事件的熱情也漸漸褪去,獸獸終於可以過稍微正常一點的生活了。經此一事,獸獸的名聲已滑落穀底,當時的巔峰她是回不去了,但工作還是要繼續。這種情況下,她接受了《Lady呱呱》節目組的邀請。這次複出,獸獸又用回了自己的本名——翟淩。在真正錄製之前,翟淩的經紀團隊已經和節目組溝通好,絕口不提“獸獸門”事件。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是錄製半途中,助理主持人溫雅突然發難,揪著私密視頻時間不放,質問她是不是借此炒作。即使之前已經溝通好不提此事,但主持人既然問了,她也不好直接拒絕。於是她就禮貌地回答了主持人的問題,她的答案是:她絕不會以此來炒作。可主持人溫雅偏不信,也許就是看她已經掉進了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逼問她,非要讓她承認這是她的炒作。翟淩反問道:“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沒想到溫雅斬釘截鐵地回答:會。隻能說,腦子是個好東西,但不是人人都有。溫雅回答完翟淩的問題,又把話題扯到了視頻上麵。翟淩忍無可忍,轉身就走,罷錄以示抗議。沒想到,溫雅卻嚎啕大哭,仿佛受了什麽天大的委屈。真就隻要我沒有道德,你就道德綁架不了我唄。這個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紛紛指責溫雅情商低,沒道德,沒有專業主持人的水準。所以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許多知道這段往事的網友紛紛抗議,抵製溫雅出現在綜藝裏。反倒是翟淩,在錄製節目時的不卑不亢為她贏得了一波好感。複出之後,翟淩甚至還被某視頻網站聘為主持人,事業上也總算是有了一個穩定的狀態了。事業有了起色之後,她的感情生活上也頻頻傳出好消息。2010年5月,翟淩被拍到和國家籃球隊運動員張博親密約會的照片,不過,兩人都沒有就此事發表過聲明。過了一個月,翟淩又被拍到和八一隊小將許晉龍逛商場。針對此事,記者沒有去采訪當事人,而是跑去問八一隊主帥阿的江怎麽看?阿的江一句“隻怕有人別有用心”讓大家浮想聯翩。感情上失意就不說了,更慘的是,這個時候,她的事業上也有了一些波動。翟淩覺得自己太累了,決定出去旅遊散心。沒想到這一散,就散來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緣分。Chris是她在旅行途中認識的,是加拿大華人。感情穩定的翟淩也在社交平台上大方地向網友分享了自己的好消息。兩人結婚後,翟淩又生下了兒子,至此,翟淩徹底回歸家庭。被丈夫和孩子圍繞著,寵愛萬分。如今,她也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也讓網友們感歎她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回想翟淩的前半生,真的是大起大落。一路順風,在其它同行還為一個露臉機會東奔西跑時,她已經是行業頂流。卻又在好不容易站在金字塔尖時,被最親密的人親手推下來。明明她沒有做錯任何事,卻要為所有的結果買單。翟淩的經曆,再次提醒大家,找對象一定要擦亮眼睛。並且,不要用任何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至於往事,就讓它隨風去吧。「安徽省最美護士」呂複莉:特殊兒童的“守護天使”

來源:【中安在線】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她是“麵條寶寶”心中最美的“護士媽媽”,她是“來自星星的孩子”眼中最暖的“月光”。她在國內率先推廣世界先進的腦癱患兒康複引導式療法,創建了全國兒童康複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填補了安徽省國家級護理培訓基地的空白。39年來,她像“星火”一樣燃燒自己,溫暖、照亮了數萬名腦癱患兒、孤獨症患兒這樣的特殊兒童,是他們心中最美的天使。她就是安徽省兒童康複護理的帶頭人、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康複中心護士長呂複莉,被評為2022年“安徽省最美護士”。從“呂媽媽”到“呂奶奶”“護士長,實在太謝謝您啦,謝謝大家!要是沒有你們,我家諾諾哪裏能笑能走呀!”說著,小諾諾的媽媽彎腰鄭重地將一麵錦旗送到呂複莉手中。2020初,原本健康可愛的小諾諾突發高熱、抽搐昏迷,“病毒性腦炎”“代謝性腦病”……一個個陌生而殘酷的名詞,一份份的病危通知書,讓全家人的心跌入穀底。經過20多天的搶救諾諾依舊意識不清,當地醫院建議出院回家養著。但諾諾的父母不死心,多方打聽下找到了安醫大一附院小兒神經康複中心。麵對這麽重的患兒,呂複莉成立重症康複護理小組,護士們加班加點,為諾諾定製康複計劃。為了幫助患兒早日拔除胃管,試吞咽飲水計劃從0.5毫升開始,1毫升、2毫升、3毫升,呂複莉一遍遍地耐心嚐試。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精心的康複護理,小諾諾終於慢慢恢複意識,那一聲“爸爸媽媽”,雖然還不太清晰,卻讓諾諾的父母立即熱淚盈眶。這樣的故事在呂複莉所在的科室裏反複上演。39年來,她兢兢業業在護理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年華。從“呂姐姐”到“呂阿姨”,從“呂媽媽”再升級到“呂奶奶”,孩子們的稱呼在變,但她對孩子的愛從來不變。每當看到一個幼小受傷的生命在精心嗬護下盡力修複飛向未來的翅膀,她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國內率先開展以引導式教育為特色的優質護理日常工作特別忙碌的呂護士長,卻非常愛和病房的孩子們“玩”。走在小兒神經康複中心明亮的走廊裏,你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護士長正抱著孩子,引導孩子去看魚缸裏遊來遊去的魚兒,同時和家長傳遞“共同注意”的訓練方法;走廊上一位年輕的護士正抱著一個小寶貝在認牆上的小動物,她們在玩猜動物遊戲;床頭交接班時,護士們會拿起床邊的小搖鈴在媽媽的身後玩“躲貓貓”。她和她的護理團隊看似在“玩”,實則是在訓練“追聲、追視、體位轉移”等,引導孩子主動去訓練這些能力。2005年,呂複莉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引導式教育及GAME療法,在遊戲互動中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從而完成康複訓練。這種方法隨後在全國範圍內培訓推廣,被各機構廣泛應用。克服病痛點燃兒童康複護理發展的燎原之火2020年,因為照顧孩子們連續很多天沒有休息的她,突然累倒在臨床一線崗位上。在生病期間,她經曆了手術和多次危重病情變化,稍微好轉一些就一邊化療,一邊堅持工作。本該好好調養身體的她,卻正趕上首批全國兒童康複護理專科護士培訓項目啟動。第一次承辦兒童康複基地,有太多需要準備的事情。基地申報、基地評審、理論培訓、師資培訓、實踐考核.三個案例告訴你,這才是護士

古茗新品包裝撞臉馬桶搋子,網友:可以給討厭的領導點一杯!
邳州京東物流,你媽喊你接我電話了